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全国政协机关举办“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图为师生们参观“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 本报记者 齐波 摄
尽管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一群穿着整齐校服的青少年学生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神情,早早到达全国政协礼堂,开启当天的参观学习。
6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机关举办“走进政协”公众开放日活动,来自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石景山区7所中学的78名师生,怀揣着崇敬与期待的心情走进全国政协机关,近距离了解、感知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和丰富实践。
沉浸式体验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
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是全国政协机关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面向社会各界宣传人民政协制度、介绍全国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全国政协机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助力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具体行动。
本次开放日活动从参观专题展览开始。
戴上讲解耳机,掏出包里的笔和本……一进入陈列展厅,学生们就立刻进入了“上课”状态,自发聚拢到讲解员周围,边走边听边记录着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
“我们在这里上了一堂身临其境的大思政课。”北京市第一中学学生康伊宸说,“今天我第一次走进全国政协机关,庄严而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每一处建筑细节、每一幅历史照片、每一件陈列展品,都无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实践与深远意义,带给我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震撼!”“受益匪浅!”“激动人心!”……行走在“人民政协光辉历程”展厅、中共八大历史陈列展厅,师生们从一张张图片、一份份档案、一件件实物中,近距离回望那些令人振奋的历史瞬间。遇到感兴趣的史料实物,他们会俯身端详,认真阅读展品上的文字,不时拿出手机拍下照片。
毛主席在1949年6月19日写给宋庆龄的一封亲笔信,给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学生赵子琦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封信全文只有109字,却堪称古今中外政界书信往来之经典。字里行间饱含着敬意,彰显了伟人对建设新中国的伟大抱负、高度负责和美好憧憬。”
展览中不仅有珍贵的实物资料,还融入了多段历史影像资料,帮助大家更真切地了解历史背景。
“平时学校里学到的多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展览中的影像资料帮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历史场景。”多位师生表示,通过此次参观,知晓了关于人民政协历史和党的八大期间许多过去未曾了解过的动人故事。鲜活的历史事件生动地讲述了人民政协伴随共和国风雨兼程、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
近距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身边
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理念,为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利益表达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通过生动形象的参观学习,师生们对于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具象的认识和体会。
“全过程人民民主和政治协商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生崔奕琳表示,从1949 年《共同纲领》的制定到新时代的“有事好商量”,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幕幕鲜活的历史,诠释了“中国式民主”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
“我认识到了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观看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新闻报道视频和《中国全国政协》视频短片,并与全国政协机关团员青年交流后,石景山中杉学校学生孙峤衍感触颇深。他表示,新时代的中国,一系列保障人民民主的制度安排和浓厚的人民民主氛围,为每一位对祖国、对人民怀有赤诚之心的中国公民提供了发声的机会。
尽管以前对人民政协已经有所了解,但这次走进全国政协机关,让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徐泽闻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特别是展厅内陈列的提案原件让他印象深刻。
“以前我只知道政协委员们‘居庙堂之高’议事,今天我明白了原来他们更要‘处江湖之远’关情。”徐泽闻说,大到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小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处处凝结着委员们的智慧与心血。“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政协的‘温度’。”
让“大思政课”启智润心培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开放日活动中,5名师生先后发言交流了参观收获,分享了平时在学校、社区开展调研,感悟“中国式商量”的实践活动。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好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这项基本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时,赵子琦提到,本次参观让她深刻地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努力成为未来国家建设中有见识、敢担当、善作为的积极参与者。”
康伊宸则分享了实地观摩北京市两会的收获。“政治协商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机制,更要求在协商过程中学会倾听不同观点、理性表达诉求。”康伊宸说,“这些核心能力正是青少年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一些学生还借此机会提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全国政协办公厅有关室局负责同志进行了认真回答。
“这是一堂富有特色的思政课,将党的创新理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与思政课学习内容形成有效衔接,改变了灌输式和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置身其中,去感受、去体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增进他们对党、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崔文静表示。
“这次政协之行,相信同学们可以获得启发、汲取力量,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刻体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教师周涵表示,要以这次宝贵的参观学习为契机,及时将学习收获融入思政课程,向学生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故事,引领更多青少年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不懈奋斗。(记者 孙金诚)